下定決心,不給退燒塞劑

2012年9月14日,博元第一次發燒到40.4度,我們沒給他退燒塞劑。

以前,只要燒到38.5度,我與david拔比就緊張的先塞再說,深怕有啥閃失。不過,博元至今三歲10個月,也才塞過3次退燒塞劑,似乎還算幸運。

為何改變對發燒的處理方式,要追溯到今年6月底,博元就讀豐樂華德福幼兒園之後,我們在家也陸續閱讀有關華德福教育的相關書籍。逐漸瞭解發燒對小孩來說是成長很重要的契機。小孩透過發燒,尤其是七歲之前,讓身心靈三者更加契合,並且透過發燒把不適於自身成長的遺傳基因逐一改造捨棄。而且,據說當發燒痊癒之後,小朋友會成長得更好更茁壯,就是這個遠景,讓我跟拔比願意給小朋友,也給我們當父母的一個重新的機會。

在照顧的歷程裡,華德福的家長,教師與駐校醫師與護士,都發自內心的深刻分享發燒的護理方式:用檸檬貼片,泡檸檬澡,用檸檬精油按摩身體。。。,但在博元發燒的好幾個深夜裡,身為媽媽只能獨自從書本,網路上所找尋到的相關文章來不斷支持自己,畢竟,看著耳溫槍上的體溫顯示一步步增高,博元的不舒服,自己也無法入睡與不確定感所伴隨而來的疲累。。。等種種現象,都會考驗著自己該不該堅持不給小孩用退燒藥的抉擇。

中耳炎,給不給抗生素?

在9月的發燒過程中,我們曾經帶博元去看小兒家醫科,醫生說有中耳炎的現象,須接受7-10天的抗生素治療,當然我們沒有採用。當晚我們請教幼兒園的校護,她分享他女兒也曾經是很嚴重的中耳炎,卻透過人智醫學的洋蔥療法,一個晚上便讓耳朵疼痛不已的現象舒緩下來。所以,我們決定採用洋蔥療法來試看看,結果真的一個晚上體溫便降下來。過了兩天,又帶他去耳鼻喉科檢查,醫生卻說沒有中耳炎現象,倒是耳垢很多。

當時,我們不清楚,是先前家醫科醫師誤診,還是洋蔥療法真的讓中耳炎好了?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是一個懸案。

與我的內在小孩合作清理的機會

當然,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也在身旁支持自己,對於博元發燒的這個問題,我必須負起百分百的責任,這是與我的內在小孩一起合作清理的機會。在過程裡的所有情緒起伏都需要清理,連期待也要清理(這是最難的部份)。只有清理,沒有其他。。。。

家人的美意偏方?

2012年10月6日,博元第二次發燒到40.5度,而且是沒有任何徵兆,只有些微的咳嗽。這次,檸檬療法與洋蔥療法仍是不斷地護理,只是,家裡的老人家開始有些微詞,還特地拿了偏方要讓博元舒緩咳嗽現象,面對家人的好意只有順應,不知道,那瓶『生紫蘇葉所榨成的汁』到底發揮作用否?只知道,david也喝了一杯,左肩舊傷卻因此復發,痛了好幾個星期還沒好,也許生紫蘇葉汁的氣真是太飆了,讓david的舊傷因此回傷不已。。。

中醫西醫,該聽那一個?

2012年10月20日,博元第三次發燒到40.6度,而且這次博元明顯的說左耳會痛,帶他去看耳鼻喉科,這次確定是中耳炎,所以我想之前應該也是中耳炎的反覆發作,可是,博元自小便看診的中醫師卻沒有發覺,這次從9月開始的發燒,我們也一直接受中醫的治療,也許,病情起起伏伏的真正原因就是中耳炎。那麼第一次家醫科的醫生的診斷就是正確的囉。而當時耳鼻喉科卻沒看出中耳炎的徵兆。哎,同樣三位醫師(一位中醫師,一位家醫師,一位耳鼻喉科醫師)各有觀點,要患者自行判斷嗎?

還好,這次透過幼兒園校護老師的協助,最後博元接受駐校醫師許醫師與陳醫師的治療,狀況很快就獲得改善,實在是太感謝了。也許有人要問(說實話連我自己都不明白),當時第一次發燒的時候,為什麼不帶博元去看駐校醫師就好了嗎?大概當時博元都是週末生病,駐校醫師休診,加上,對之前的中醫師比較熟悉,所以。。。

信心,支持與配合

當父母才開始學習照顧人,即使,我在過去也有很多年照顧家裡生病老人家的經驗,但畢竟,小朋友無法正確描述病情,又經常都是急症,照護起來真是人仰馬翻,試想,若是職業婦女該如何是好?所以直接給退燒塞劑也許是許多媽媽不得不的抉擇。不過,看著博元逐漸好轉的情況,我還是會鼓勵爸媽們,盡量不要用退燒藥或塞劑或抗生素來處理小朋友的發燒。不過前提是,要有很卓越的中醫師來協助照顧,更重要的要有信心與支持,尤其是另一半的支持。當然。小朋友願意配合也是很重要的。


最後對於這一切的過程,還是只有清理。謝謝你,我愛你。




arrow
arrow

    ni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